9月18日,第23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(CIOE)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。此次CIOE中國光博會為期三天,展示面積達16萬平方米,參展企業超3,000家,與會觀眾達10萬人,創造了歷史最高記錄。作為全球極具規模及影響力的光電博覽會,該屆CIOE中國光博會全面展示了光電技術在F5G、智能汽車、半導體芯片、3D視覺、傳感器、智慧安防、AR/VR、智能家居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技術,凸顯了光電技術作為強支撐技術所具備的關鍵作用和強大活力。
合創投資的艾銳光電、奇芯光電、英思嘉、賽勒科技亮相此次展會,向觀眾展示了最新產品和技術成果。
【日照艾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】
艾銳光電展出了全系列10G-PON光器件及光模塊產品,基于獨特的啁啾壓制DML技術,艾銳光電的10G-PON產品具有功耗低,成本低及光功率大的優勢,產品系列涵蓋10G-EPON、XGS-PON、Combo-PON、POL等各種市場需求。
艾銳光電將進一步推出創新的無制冷器專利技術的10G-PON方案:10G-PON FTTx無TEC產品系列——在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,大幅度降低光模塊全溫范圍的功耗指標,滿足國內接入網的應用需求,全面取代EML芯片,助力運營商降低能耗,節省運維成本;POL園區網,工業PON產品 ——全面支持XGS-PON波長的國際標準,無需制冷器封裝,復用FTTx產業鏈資源,滿足15-20km傳輸要求。
艾銳光電成立于2016年,致力于通信產業高速光芯片技術領域。以國際領先的啁啾控制技術為切入點,集中在10G DML、 25G/50G DFB等高端激光器芯片的設計研發,同時提供相關的光組件、光模塊等產品及方案。
【西安奇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】
奇芯光電是國內光子集成領域的開拓者,專業從事PIC(光子集成電路)芯片、器件、模塊及子系統的研發, 凝聚了國內外頂尖光子集成與光通信人才,是具有系統性、戰略性研發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。
奇芯光電基于強大的研發實力和技術平臺,提出了新型的片上矩陣乘加運算架構,制備了光矩陣運算芯片,基于芯片實物完成了系統測評,在MNIST數據集中的圖像模擬識別率為92.6%,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同時,奇芯光電開發了全光網絡神經計算芯片,并在模擬系統上完成原理驗證,在MNIST等基礎數據集上的模擬識別率達到96%,初步芯片實測圖片識別率是75%。
在此次展會上,奇芯光電攜五大產品系列參展,通過海報的形式展示了研究進度和成果。
【成都英思嘉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】
英思嘉于光博會期間現場演示了其行業領先的基于50Gbs DML的非制冷工業溫度級有源TOSA。
基于50G DML的TOSA已經被部署于5G網絡中傳應用。5G網絡前傳應用對50G工業溫度級TOSA在性能和功耗方面提出了嚴格的要求。英思嘉基于其已獲得專利授權的DML驅動器技術開發了一種用于50G前傳應用的超低功耗TOSA。這款非制冷工業溫度級TOSA基于已面市商用的激光器開發,典型功耗僅為200mW,這不到其他商業溫度級解決方案的功耗的一半。
該TOSA采用TO60封裝,可工作在-40℃~85℃的溫度范圍,滿足50Gbs光模塊的OMA和TDECQ要求。該TOSA是5G前傳應用SFP56封裝模塊的理想解決方案。英思嘉50G商業溫度級有源TOSA和50G帶制冷工業溫度級有源TOSA已向客戶供貨,這款新產品的推出進一步豐富了英思嘉50G TOSA產品系列。
英思嘉成立于2016年,專注于25G~800G 光通信Driver, CDR, TIA和OSA產品的研發與生產,目前英思嘉已開發出一系列幾十種25G/50G/100G/200G/400G/800G高速光通信芯片及光組件產品,積累了多項相關專利技術。基于英思嘉芯片方案的5G中傳/回傳產品、200G產品已經處于大批量生產和交付階段。
【南通賽勒光電科技有限公司】
在光博會上,賽勒科技聯合英思嘉展示了最新推出的4*100G集成硅光DR4芯片的完整解決方案,以400G QSFP-DD光模塊的形態展示硅光芯片在客戶實際使用場景的性能。該硅光產品由賽勒科技自主研發的硅光芯片為核心,搭載英思嘉驅動器芯片及其他配套的鏈路設計,成功實現了應用于數據中心的400G高速傳輸。
(DR4 實測眼圖)
該硅光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,因而和傳統方案相比,具有性價比高且易于上量優勢。而其獨特的設計結構,成功提供了一種易于封裝,易于生產的方案,在高速多通道的應用場景中優勢更是明顯。
數據中心是當前光通信技術更新最快,產品周期最短的應用場景。隨著5G和互聯網的發展,尤其是隨著Mega DC在全球范圍的快速建設,數據中心內部的傳輸距離達到了500m-2km, 且大帶寬的要求已變得日益迫切。 數據中心向400G的切換已逐步部署。
賽勒科技致力于硅光芯片與解決方案的研發與產品化, 此次DR4新品的發布只是其產品系列的一角。公司將繼續保持快速的技術迭代,在DR8及其他產品上持續推進性能優化,保持其在國內硅光子技術的領先位置。